网站导航
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奔中学子>>校友名录
校友档案:从奔中“起飞”的严坤林少将
发布时间:2014-10-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网站管理员
        4月19日,《常州日报》在A5版(常州新闻·特写)以《奔牛中学,我起飞的第一个“场站”》为题,刊登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省奔中1964届校友严坤林的专访。全文如下—— 奔牛中学, 我起飞的第一个“场站”

——访原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严坤林将军   严坤林在北京接受《常州日报》记者专访.jpg   严坤林在北京接受《常州日报》记者专访。 魏作洪 摄     严坤林将军的老家,就在新北区罗溪镇的后南庄。   常州人都知道,罗溪有座军用机场。很巧合的是,将军就曾经是这座场站的上级机关政治部副主任。所以只要回老家,他都习惯了“去距离老家只四五里地的场站宿舍住几晚,和战士们唠唠嗑、聊聊家常。”   虽已离开领导岗位,但将军的话题总也离不开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军旅。   奔牛中学,助他起飞的第一个“场站”   机场建设的时候,严坤林正在读初中。1963年机场建好了,严坤林已经是一位高中生,第一次看见飞机,“心里又好奇又兴奋,放学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去机场看那‘大铁鸟’。”望着进进出出的军人,少年严坤林眼神里充满了羡慕。   “奔牛中学是助我起飞的第一个‘场站’。”在严坤林的记忆里,奔牛中学那时就是一所很棒的学校,800年的老银杏,虽饱经沧桑,但依旧枝繁叶茂。“教语文的何久伟老师、教化学的叶庆兰老师、教物理的李作模老师……听他们的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简直就是享受。”   而那一届的同学更是出色,和严坤林同班的30多位同学中,当年高考就考取了1个北大、1个清华、3个南大,此外还有一批考取了同济、科大、哈军工、西安交大等一流高校,一直到现在,严坤林提及这所江南乡村的母校都很骄傲。   1964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夕,晚自习结束后,奔牛中学的校长把20多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召集到会议室。他神色严肃地告诉同学们,15所军校正在提前招生填报志愿,“你们都是本校最优秀的学生,希望大家踊跃报名,接受人民军队的挑选。”   校长的动员讲话“让我们热血沸腾”,严坤林对记者说,那个年月,参军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如果能够穿上军装,就意味着生活有了不同的目的,生命有了不同的含义。”   毫不犹豫地,也没有问学校在什么地方、将要去学什么专业,严坤林报考了海军工程学院。走出奔牛中学的校门,严坤林迈出了军旅生涯第一步。   炮艇上的学生官,学会了“接轨”   在海军工程学院,严坤林学的专业方向是“潜艇机电长”。1968年,在学校刻苦攻读几年之后,严坤林毕业分配到厦门水警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水警区是担负一定海区水上警备任务的海军师级建制单位。通常由轻型水面舰艇、辅助船只、岸防兵和观察通信勤务分队等组成。水警区主要担负所辖海区的作战、巡逻、警戒和其它作战保障任务。   年轻的军校毕业生,从炮艇的机电军士长做起,在炮艇一呆就是五六年。   严坤林所在的部队,是一支英雄的海军部队。之前几年,这支部队的许多官兵,都曾参加过著名的“崇武以东海战”、“八六海战”,对岸就是金门。   “应该说,那时的前线斗争形势是不容松懈的。”严坤林向我们讲述那段历史时介绍,“在我们一线部队有一项很重要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反小股’。”初次听这个词,严坤林并不明白是啥意思,后来听多了,他才知道是“反击小股敌人袭扰”的简称。   他告诉记者,由于我漫长的海岸线与大大小小的敌占岛屿仅一水之隔,敌方军队时常利用夜黑风高之机,以训练的方式派出小股武装人员到我方防区进行活动。他们一般先乘小船渡海,在离海岸约一二百米处下水泅渡上岸。对这种人,我们的军事术语称之为“小股”,而老百姓则把他们叫“水鬼”。这些小股武装登岸后,要么进行武装偷袭,要么为了证实自己登岸成功,往往在岸上不引人注意之处隐蔽设置一些定时发光装置,如信号弹、照明弹等等。   尤其让人讨厌的是,有些“小股武装”为了显示自己胆大或是为了证实自己“军事过硬”,甚至会溜进我方营区,顺手牵羊偷一些战士们晾晒在外而忘记收回的衣物。他们把这些所谓的“战利品”带回敌占岛,而后在广播中添油加醋地大肆渲染。   “有时候,正要入睡,警报随时就会响起来,马上就得进入一级战备。”严坤林说,这样的情形简直是“家常便饭”。作为机电长,严坤林睡在机舱里,以便听见警报就能发动,“机舱里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高速柴油机一碰就烫个大水泡。”   当时,部队的院校干部不多,基层干部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同志。“但是,他们身上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品质,会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肃然起敬。”初到部队的那几年,严坤林经历了一个学生到基层军官的转变,经历了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和部队实践的接轨。而严坤林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机声隆隆里、海风海浪的摔打中“实现了情感和部队基层官兵的接轨融合”。直到现在,虽然早已肩扛将星,严坤林仍然和许多当年炮艇上的战友保持着联系。   “放下身段、立足本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人实在的严坤林这样告诫自己。在分到水警区的几位军校同学中,严坤林最早获得提拔,成为艇上的副指导员。当严坤林再次被提为指导员的时候,才刚刚26岁。   总记得自己最初的出发地   1972年,严坤林离开了炮艇上朝夕相处的战友,被调至厦门水警区政治部干部科担任干事。   刚从基层一线部队到领导机关那会儿,严坤林好大不习惯,脑子里总会出现风浪中前行的炮艇英姿。好在干部科的工作也需要经常下部队考察,总算可以慰藉一下他的基层情结。   1977年,从军队到地方都处在“文革”后拨乱反正的特殊时期。那年夏季的某一天,基地突然来电要水警区把严坤林的档案调去。又过去十多天,舰队又来调档。不多久,海军直接下调令,让严坤林去总政治部干部部报到。军令如山。严坤林的爱人是老师,当时正值利用暑假来探亲的第5天,严坤林按时去了北京。   这一连串的动作,连水警区的司令员、政委都毫不知情。直到严坤林到总政治部干部部工作之后才知道,粉碎“四人帮”之后,因“文革”对军队干部制度建设破坏很大,军队需要展开干部队伍的清查,而总政受到的冲击尤甚,急需从部队抽调“过得硬”的同志去从事干部工作,就从全军选调了十多位同志,海军推荐的就只有严坤林一人。虽然对老部队很留恋,自己也适应了在南方的生活。但作为军人的严坤林毫不犹豫选择了服从。   刚一到总政,严坤林就随领导到广州、福州、南京三大军区考察领导班子。“我跟在后面就是学习,学习老首长们怎么去做干部工作。”   在总政20多年,从任免处的干事到总政直工处的处长,严坤林一直从事干部工作。在颜金生、朱云谦、朱光等老领导身边,严坤林学到了干部工作中的许多优良作风。“这些老同志,对我的影响很大”,严坤林告诉记者,这几位分管过自己的老领导,都是老红军。他们“手把手教,帮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条条梳理干部工作的原则。”严坤林说,“从他们身上,你会明白究竟什么是‘实事求是的干部路线’”,他记得一位老领导叮嘱过,“咱必须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对自己负责,公道、公正,干部工作绝对不能揣摩领导意图”!   从事干部工作多年,除了严谨、严格,严坤林还必须练就一身“问不倒”的本领,对名册上的全军高级干部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   1998年,严坤林被任命为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副主任。2003年,又被任命为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   时隔21年,严坤林又回到了培养他的海军序列。当年的海军基层军官,此时已成长为一名成熟老练的军队高级领导干部。这是历史的巧合:严坤林少年时代朝夕相处的家乡那座机场,正是属于海航部队。这让严坤林对海航又格外多了一份亲近。每次到罗溪场站,他都会和年轻官兵们聊起自己少年时代对军队、对军人的景仰情怀。 不管工作变动到哪里,严坤林总是记得自己最初的出发地:是基层,是家乡…… (《常州日报》记者  沈向阳)   人物简介  严坤林少将(资料图).jpg 严坤林少将(资料图)

  严坤林,海军少将,1947年生,武进区罗溪镇后南庄村人。1964年毕业于常州奔牛中学(现名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1964年7月海军工程学院二系学员,1968年11月海军厦门水警区机电军士长、副指导员、指导员,1972年12月任厦门水警区政治部干部科干事,1977年8月任总政治部干部部第一任免处干事,1989年任总政治部直工部组织干部处副处长、干部处副处长,1993年7月任总政治部直工部干部处处长(其间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1998年12月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副主任,2003年12月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7月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转载:省奔中行政办公室;责任编辑:周伟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 2015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 技术支持:万兆网络
地址: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2号 电话:0519—83218122 传真:0519—83127770